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天麻
释义

天麻

拼音:tiān má  
注音:ㄊㄧㄢ ㄇㄚˊ  

词语解释

  • 天麻 tiānmá
  • (1) [tuber of elevated gastrodia]∶一种多年生腐生草本植物( Gastiodia elata ),全株无叶绿素,地下有肉质肥厚的块茎,地上茎直立。块茎入药

  • (2) [gastrodia tuber]∶用作中药的此种植物的干块茎。别名赤箭、明天麻、定风草。熄风,定惊。治虚风眩晕、头晕、头痛,惊风抽搐、癫痫、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 中药名。产于我国 云南 、 四川 、 湖北 以及西北、东北等地。中医以块茎入药,治眩晕、头痛、抽搐痉挛、小儿惊风等症。又名“赤箭”。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赤箭》。


天麻
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中医认为天麻具有息风、止痉、祛风除痹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各种肢体麻木、头痛等症状,是中医治疗大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
【科属】兰科天麻属
【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干燥块茎。
【别名】 赤箭芝、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
【植物拉丁名】 Gastrodia elata Bl.
【药材拉丁名】 Rhizom Gastrodiae
【保护级别】  3级
【植物形态】多年生共生植物。块茎横生,椭圆形或卵圆形,肉质。有均匀的环节,节上有膜质鳞叶。茎单一,直立,圆柱形,高30~150cm,黄褐色,叶鳞片状,膜质,互生,下部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长5~30cm;苞片膜质,披针形,长约1cm;花淡绿黄色或橙红色,萼片与花瓣合生成壶状,口部偏斜,顶端5裂;唇瓣白色,先端3裂;合蕊柱长5~6mm,子房下位,倒卵形,子房柄扭转,柱头3裂。蒴果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1.8cm。种子多而极小,成粉末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腐殖质较多而湿润的林下,向阳灌丛及草坡亦有。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现多栽培。须与白蘑科真菌密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 (Vahk ex Fr.)Karst. 和紫萁小菇 Mycenaosmundicola 共生,才能使种子萌芽形成圆球茎并生长成为健常的天麻块茎。紫萁小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蜜环菌为原球菌长成天麻块茎提供营养。
【采制】冬至以后采挖者称“冬麻”,体重饱满质佳;立夏以前采挖者称“春麻”,体松皮多皱缩者质次。挖出根茎立即洗净,擦去外皮,蒸透,60℃以下烘干或晒干。
【产地】主产于安徽大别山,陕西秦巴山区,四川、云南、贵州,产量大、品质好。
【性状】块茎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略透明,多不规则纵皱纹,有由潜伏芽排列成的多轮横环纹,具点状痕点或膜质鳞叶有时可见棕黑色菌索。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或为红棕色鹦哥嘴状顶芽(冬麻),末端有自母体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黄白色或淡棕色。气微,味甘,微辛。以质地坚实,体重,有鹦哥嘴,无空心者为佳。
【功效】性平,味甘。平肝息风止痉。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病症。用量3~9g。
  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由于天麻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效果显著,故常被人当成“补药”服用。一见眩晕,不分体质虚实,气血盛衰,就妄用天麻,其结果就可能出现以上患者一样的不良反应。
  服用天麻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胸闷、皮肤丘疹伴瘙痒等,个别会出现面部或全身浮肿,甚至脱发现象。不仅单用天麻会发生这类反应,有的人服了含天麻的汤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中成药如天麻丸、天麻蜜环菌糖衣片后,同样会出现对天麻过敏的症状。
  对天麻的副作用或使用禁忌,古人早有认识。如《本草纲目》云:“久服天麻,遍身发出红丹。”《本经逢原》也云:“天麻性虽不燥,毕竟风剂,若血虚无风,火炎头痛、口干便闭者,不可妄用。”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ap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6 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