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孟子
释义

孟子

拼音:mèng zǐ
注音:ㄇㄥˋ ㄗㄧˇ

词语解释

  • 1.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预 注:“ 子 , 宋 姓。”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 ,故不书姓。” 杜预 注:“讳娶同姓,故谓之 孟子 ,若 宋 女。” 杨伯峻 注:“国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称‘ 吴姬 ’或‘ 孟姬 ’,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 吴孟子 ’。”

  • 2.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 ,字 子舆 。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Mencius]
1、(372?~289?BC) , 哲学中国战国中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幼年丧父,家庭困顿,受业于子思。学成之后,收徒讲学,游说诸侯。晚年退居故乡,专心从事教育活动,其思想主要反映在《孟子》七篇中。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主张天人合一,把”诚“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孟子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他认为,人人内心自然固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善端“,称为”四端“。它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所在,他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提出”尚志“的道德教育原则,养气寡欲、改过迁善、反求诸己、专心有恒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孟子被推崇为儒家道统的传道人,称为”亚圣“。《孟子》从北宋开始成为儒家的经典,与《论语》、《中庸》和《大学》一起成为士子的必读书。
2、Mencius 哲学中国战国中期孟子的言论汇编。为孟子与其弟子共同编纂而成,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现存《孟子》注本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人焦循的《孟子正义》。《孟子》一书为孟子主要言行的汇编,集中反映了他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基本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和德治思想,提出”仁政“的主张。他将君主”仁德“的”推恩“作为政治的根本基础。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人们扩充”善端“,皆有可能养成仁义善德,达到圣人境界。孟子还发挥孔子的理论,从心性修养的意义上构建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孟子》是中国思想史和儒学史上的重要典籍,在历史上发挥着很大的影响。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ap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