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宪法(憲法)- 拼音:xiàn fǎ
- 注音:ㄒㄧㄢˋ ㄈㄚˇ
词语解释- [constitution] 根本大法。特指国家、社会的根本法规和原则的系统或总体,它决定了政府的权力和职责,并保证给予人民一定的权利和规定了人民应尽的义务
- 1.公布法令。《集韵·去愿》:“《周礼》:县法示人曰宪法。后人因谓宪为法。”
- 2.法典,法度。《国语·晋语九》:“赏善罚姦,国之宪法也。” 汉 蔡邕 《太傅文恭侯胡公碑》:“周览六经,博总羣议,旁贯宪法,通识国典。” 宋 苏辙 《汝州谢上表》:“ 尧 舜 相受,常怀善继之心;父母兼容,深照不逮之实。稍宽宪法,特许省循。”《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六年》:“自初辅政至为相,修严宪法,辨白邪正,孤立一意,不受请謁。”
- 3.国家的根本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在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毛泽东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 4.效法。 清 方东树 《<切问斋文钞>书后》:“其恉以立言贵乎有用,故辑近代诸贤之作建类相比,以备经世之略,大约宪法 吕东莱 ,其用意固甚美矣。”
[constitution] 形成一个政治体基本组织原则的整套法规和做法。可以是成文法(例如《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或是部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例如英国宪法)。其条款通常指出政府如何组成、有何权力,人民保有何种权利。现代的宪法思想发展于启蒙运动期间,当时T.霍布斯、J.-J.卢梭、J.洛克等哲学家提议:立宪政府应该是稳定、可以调整、负责任和开放的,应该代表着被统治者,且应该根据目的而分权。目前仍然运作的最古老宪法是马萨诸塞州宪法(1780)。参阅社会契约论(social con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