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抗日战争 |
释义 | 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又相继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军事事变,而中国政府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进一步扩大。1937年7月7日在北平附近发生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战争的最初几年,除了苏联的援助,中国几乎独力对日本作战。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中国、美国、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轴心作战,中日战争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1945年8月9日,苏联也加入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战后,中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之一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这场战争中,中国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据估计中国在战争中约有3500万人死伤,直接、间接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战争结束后不久,中国再次陷入了国共内战。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