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斯大林 |
释义 | [Stalin, Joseph] 原名为伊奥西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里(Iosif Vissarionovich Dzhugashvili)。 (1879.12.21,俄罗斯帝国 格鲁吉亚 哥里~1953.3.5,苏联 俄罗斯 莫斯科) 亚洲史, 苏联政治家和独裁者。为鞋匠之子,在一所神学院求学,但因革命活动而在1899年被开除。他加入一个地下革命团体,1903年支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布尔什维克派。身为列宁的信徒,他担任并不重要的党职,后来奉派至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1912)。他在幕后和流亡期间(1913~1917)一直很活跃,直到俄国1917年革命布尔什维克掌权为止。采用”斯大林“(俄语意为”钢“)为姓后,他在布尔什维克政府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和国家监督人民委员(1917~1923)。1922年起他成为该党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这个职位后来成为他独裁的权力基础),同时身兼政治局委员。列宁去世后(1924),斯大林战胜了包括L.托洛茨基、G.Y.季诺维也夫、L.加米涅夫、N.I.布哈林和A.李可夫在内的对手,掌控了俄罗斯政治。1928年推行五年计划,急剧改变的苏联经济和社会结构,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死亡。30年代他进行清党审判和广泛的暗杀及迫害,致力于消除权力上所受的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1939),进而攻入芬兰(参阅苏芬战争[Russo-FinnishWar]),还兼并东欧部分地区,以强化西部边界。当德国入侵俄罗斯时(1941),斯大林负责军事指挥。他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中与英美结盟,证实了自己的谈判能力。战后他在东欧巩固苏联的力量,并把苏联建设为世界军事强国。为了控制国内异议分子,他持续政治上的压迫措施;他逐渐变得偏执,去世前正准备在所谓医生阴谋案之后进行另一次整肃。斯大林因把苏联变为世界强国而闻名(人民付出了可怕的代价),他留下了工业及军事力量,也留下了压迫与恐惧的遗产。1956年斯大林和他的个人崇拜受到N.赫鲁晓夫的谴责。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