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暴殄- 拼音:bào tiǎn  
 
 - 注音:ㄅㄠˋ ㄊㄧㄢˇ  
 
 
  词语解释- 1.灭绝,残害。 唐  白居易 《养动植之物策》:“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 金  王若虚 《哀雁词》:“其赋形稟气同得于天,故亦未尝不苦则惨而乐则舒,恶夭閼而重生全,奈何暴殄不恤,以为当然。” 郭沫若 《论诗三札》二:“你何苦要那样地暴殄,要使它无形中消灭了呢?”参见“ 暴殄天物 ”。
 
 - 2.任意浪费、糟蹋。 唐  韩偓 《再思》诗:“暴殄由来是片时,无人向此略迟疑。”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改名》:“寄语富儿休暴殄,俭如良药可医贫。”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向例宫中多用金银丝索缉成荷包,后以为暴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