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2.1 基本字义
 - 2.2 汉英互译
 - 2.3 相关词语
 - 2.4 方言集汇
 
  - 3 详细解释
- 3.1 词性变化
 - 3.2 常用词组
 - 3.3 基本词义
 - 3.4 词性变化
 - 3.5 常用词组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浑 
 -  简体部首:氵,部外笔画:6,总笔画:9
 -  繁体部首:水
 -  繁体字:渾 
 -  拼音:hún    注音:ㄏㄨㄣˊ   
 -  五笔86、98:IPLH  仓颉:EBKQ  郑码:vwhe
 -  笔顺编号:441451512  四角号码:3715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6D51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渾)hún  ㄏㄨㄣˊ-  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
 -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
 -  全,满:~身。~然。
 -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
 -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  姓。
 
  汉英互译muddy   turbid   unsophisticated   whole 相关词语清  方言集汇   详细解释 渾 hún〈名〉-   (形声。从水,军声。本义:大水涌流声)
 -   同本义 [surging sound]
-  浑,水喷涌之声也。——《玉篇》
 -  浑,混流声也。——《说文》
 -  溟海浑濩涌其后。——《文选·张协·七命》
 -  浑浑若川。——《法言·问神》。注:“洪流也。”
 -  财货浑浑如泉源。——《荀子·富国》
 
  -   河名 [Hun River]
 -   桑干河上游支流,亦名浑源川,发源于山西省北端西麓
 -   卢沟河在元明后的别称,因河水浑浊得名,即今永定河
 -   小辽河,辽河最大的支流
 -   浑江,又名佟家江,发源于吉林省龙岗山脉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吐谷浑的省称 [Tuguhun nationality]
 -   浑天说的简称 [Hun,the ancient theory that the Earth is inside the heaven as a yoke in an egg] 
-  先是儒者论天,互执浑、盖二义,论盖不合于浑,论浑不合于盖。灵恩立义,以浑盖为一焉。——《梁书》
 
  -   姓
 
 
  词性变化渾 hún〈形〉-   混浊 [muddy;turbid]
-  浑,浊也。——《切韵》
 -  浑兮其若浊。——《老子》
 -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未相离也。——《列子·天瑞》
 -  贤不肖浑殽。——《汉书·董仲舒传》
 
  -   又如:浑水(浑浊不清的水);浑黄(浑浊而发黄);浑浑(浑浊的样子)
 -   大 [torrent;vast]。如:浑大(宏大;博大);浑芒(广大无边的样子);浑洪(水流盛大的样子);浑浩(水势盛大的样子)
 -   糊涂 [stupid]。如:浑同三拍(含糊);浑虫(糊涂虫)
 -   质朴;朴实 [simple;honest]。如:浑素(朴素,不华丽);浑纯(朴质纯正);浑雅(质朴高雅);浑质(纯厚朴实);浑穆(质朴淳和)
 -   纯,无杂质 [pure]。如:浑花(浑化。骰子掷出得同一彩色);浑黄(纯黄色);浑粹(纯粹);浑铁(纯铁)
 -   全,整个 [whole]。如:浑沦(囫囵,完整,浑然一体);浑成(完整,浑然一体);浑不比(全不像);浑全(完整;完全);浑舍(浑家。全家)
  渾 hún〈副〉-   全,都,皆 [all]。如:浑同(一共);浑备(完备;齐备)
 -   简直 [at all;simply]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   仍;还 [still;yet]
-  巴童浑不寐,半夜有行舟。—— 杜甫《十六夜玩月》
 
   渾 hún〈动〉-   混同;混合 [mix]。如:浑同(混同,等同);浑融(浑合,融合);浑杂(混杂,混合掺杂)
 -   混,苟且度过 [drift]
-  只有门下是七八个月的养在府里白浑些酒肉吃吃,一个大钱也不见面。——《儒林外史》
 
  -   另见 hùn
 
 
  常用词组·浑蛋 ·浑噩 ·浑古 ·浑厚 ·浑话 ·浑浑噩噩 ·浑家 ·浑金璞玉 ·浑括 ·浑沦 ·浑朴 ·浑球儿,混球儿 ·浑然 ·浑然一体 ·浑然一体 ·浑如 ·浑深 ·浑身 ·浑身上下 ·浑实 ·浑水摸鱼 ·浑说 ·浑天仪 ·浑仪 ·浑圆 ·浑浊  基本词义渾 hùn〈动〉-   混杂。同“混” [mix]。如:浑乱(混乱,杂乱,无条理);浑漫(混漫,杂乱);浑杂(混杂,混合掺杂)
 -   混同。同“混” [confuse]
-  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王安石《红梅》
 
  -   蒙混。同“混” [pass off as]。如:诨骗(哄骗)
-  那时石秀、时迁穿了北军号衣,已浑入城。——《水浒传》第九二回
 
  
  词性变化渾 hùn〈副〉-   胡乱地,随意地。同“混” [recklessly]
-  殷开山疑有伏兵,不去追赶,浑杀人马,收军回营。—— 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
 
  -   另见 hún
 
 
  常用词组·浑沌 ·浑名   《康熙字典》 -  《巳集上》《水字部》 ·渾
 -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音魂。《說文》混流聲。《枚乗·七發》沌沌渾渾。《註》渾渾,波相隨貌。 又洿下貌。又濁也。《老子·道德經》渾兮其若濁。 又大也。《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 又肧渾,言如肧胎之渾然也。《郭璞·江賦》類肧渾之未凝。 又齊同也。《孫綽·天台賦》渾萬象以冥觀。 又《集韻》戸袞切,音溷。豐流也。一曰雜流。《前漢·劉向傳》賢不肖渾淆。 又《揚子·方言》渾,盛也。《註》們渾,肥滿也。 又《爾雅·釋詁》渾,墜也。《註》水落貌。 又姓。《左傳》鄭大夫渾罕。 又古本切,音袞。與滾同。大水流貌。《荀子·富國篇》財貨渾渾如泉源。
 
   《说文解字》     | -  《卷十一》《水部》 ·渾
 - 混流聲也。从水軍聲。一曰洿下皃。戶昆切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muddy, turbid; blend, merge, mi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