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清厉(清厲)- 拼音:qīng lì  
 
 - 注音:ㄑㄧㄥ ㄌㄧˋ  
 
 
  词语解释- 1.耿介有骨气。《后汉书·周荣传》:“﹝ 周兴 ﹞孝友之行,著於闺门;清厉之志,闻於州里。”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士衡 ﹞言多忼慨”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机 清厉有风格,为乡党所惮。” 唐  司空图 《容成侯传》:“﹝ 容成侯 ﹞乃诫子孙易其服色,必以清厉自进。”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惩矫》:“ 雍正 间,学使某公,以清厉自矜。”
 
 - 2.凄清;凄厉。形容声音激切高昂。 汉  马融 《长笛赋》:“激朗清厉, 随  光 之介也。” 晋  成公绥 《啸赋》:“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 宋  范仲淹 《与唐处士书》:“一日请曰:‘琴何为是?’公曰:‘清厉而静,和润而远。’”
 
 - 3.凄清;凄厉。形容天气寒冷。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悲风清厉秋气寒,罗帷徐动经 秦 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