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湿痹
释义
湿痹(濕痺)
拼音:shī bì
注音:ㄕㄧ ㄅㄧˋ
词语解释
同“ 湿痺 ”。亦作“溼痹”。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若以所言不纯,而弃其文,是治珠翳而剜眼,疗溼痹而刖足。”
中医学病名。痺症类型之一。因风寒湿三邪中以湿邪偏胜,湿性黏腻滞着所致。表现为肌肤麻木,关节重着,肿痛处固定不移。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痉湿暍》:“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痺。湿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栾荆》:“大风,头面手足诸风,癲癎狂痉,湿痺寒冷疼痛。”
随便看
𡳼
𡳽
𡳾
𡳿
𡴀
𡴁
𡴂
𡴃
𡴄
𡴅
𡴆
𡴇
𡴈
𡴉
𡴊
𡴋
𡴌
𡴍
𡴎
𡴏
𡴐
𡴑
𡴒
𡴓
𡴔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ap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