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习焉不察
释义

目录

  • 1 习焉不察(習焉不察)
    • 1.1 词语解释
    • 1.2 成语解释
    • 1.3 引用及链接

习焉不察(習焉不察)

拼音:xí yān bù chá
注音:ㄒㄧˊ ㄧㄢ ㄅㄨˋ ㄔㄚˊ

词语解释

  • 语出《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后因以“习焉不察”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取进止》:“当 栖楚 待罪时,处分未出,其曰进止,是也。而不晓文义者,习焉不察,概谓有旨为进止,如堂底所载,凡宣旨皆云有进止者,相承之误也。”亦作“ 习而不察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授曲》:“口传心授,依样葫芦,求其师不甚谬,则习而不察,亦可以混过一生。” 孙中山 《民权主义》第四讲:“这种见解和思想,真是谬误到极点,可谓人云亦云,习而不察。”


成语解释

习焉不察


  • 【拼音】:xī yān bù chá
  • 【解释】: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 【出处】:《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 【近义词】:习而不察
  •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ap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