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康熙字典》
- 4 《说文解字》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癰
- 部首:疒,部外笔画:18,总笔画:23
- 简体字:痈
- 拼音:yōng 注音:ㄩㄥ
- 五笔86、98:UVKY 仓颉:KVUG 郑码:tzyn
- 笔顺编号:41341555251521532411121 四角号码:00115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7670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yōng ㄩㄥˉ- 见痈。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ng1 [陆丰腔] jung1 [宝安腔] jung1 [台湾四县腔] jung1 [东莞腔] jung1 [海陆丰腔] rung1
《康熙字典》 - 《午集中》《疒字部》 ·癰 ·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8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容切,音邕。《說文》腫也。《廣韻》癰癤。《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正字通》惡瘡也。有疵癰,赤施,兔齧,走緩四淫。厲癰,脫癰諸名。皆氣血稽留,榮衞不通之所致也。《後漢·律曆志》驚蟄晷長八尺二寸,未當至而至,多病癰疽脛腫。 又地名。與雍州之雍通。《後漢·獻帝紀》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註》謂金城,酒泉,墩煌,張掖。 又邕上聲。《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釋文》癰,委勇反。 《集韻》亦作臃。又書作𦡈。《韻會》或作𤻕。
《说文解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carbuncle, sore, ulcer, absc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