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白居易 |
释义 | 白居易
词语解释(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b02c(今陕西渭南)。贞元年间进士。历任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作有重要诗论《与元九书》及体现其诗论主张的政治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世人传诵。有《白氏长庆集》。
[Bai Juyi] (772,中国 新郑~846,辽阳) 中国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少经战乱,家境贫困。29岁成进士,历官翰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敢于指陈时弊,后以言事得罪权贵,贬江州司马。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稷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作了《新乐府》、《秦中吟》等大量讽喻诗。一生诗作近3,000首,分成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广泛反映社会黑暗和民生疾苦,闲适诗多写归隐田园,洁身自好的志趣。感伤诗随遇感咏,以叙事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最有名。杂律诗多抒情写景短章,以白描手法勾画生意盎然境界。《与元九书》为唐代著名文学批评专论。有《白氏长庆集》。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