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亚历山大三世 |
释义 | [Alexander III] 1俄语作Aleksandr Aleksandrovich。 (1845.3.10,俄罗斯 圣彼得堡~1894.11.1,克里米亚 利瓦季亚) 俄国沙皇(1881~1894)。在其父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后接替王位。他所进行的一切国内改革,其目的都是纠正先帝时期过分”自由化“的倾向。他反对议会制度,坚决支持俄国国家主义。亚历山大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只有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种宗教和一种政治制度的国家。他竭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帝国境内实行俄罗斯化,并迫害其他非东正教的宗教团体。 2(1241.9.2~1286.3.18/19,苏格兰 法夫) 苏格兰国王(1249~1286)。亚历山大二世之子,即位时年仅7岁。1251年与英王亨利三世的女儿玛格丽特结婚,因亨利三世极想染指苏格兰。1255年苏格兰的亲英派掌控了他,但两年后反英派占了上风并控制政府,直到他成年(1262)。1263年他击败挪威人。1266年自挪威取得赫布里底群岛和马恩岛。其掌政后期被苏格兰人视为黄金时代,但与英格兰陷于长期冲突。 3原名Rolando Bandinelli。 (1105?托斯卡纳 锡耶纳~1181.8.30,罗马) 教皇(1159~1181)。因担心神圣罗马帝国的势力日益壮大,推动与诺曼人结盟(1156)。他惹恼了红胡子腓特烈一世,起因于指称帝国为”封地“,暗喻为教皇的恩赐。1159年枢机主教推选他为教皇,但是在腓特烈一世支持下也选出第1位敌对教皇,使得他流亡法国(1162)。身为教皇威权的捍卫者,他支持贝克特反对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1165年返回罗马,翌年腓特烈一世又迫使他再度流亡。在他的支持下伦巴第联盟成立,于1176年在莱尼亚诺击败腓特烈一世,为《威尼斯和约》铺平了道路。他参与宗教传统的改革,并主持1179年召开的拉特兰会议。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