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缓刑(緩刑)- 拼音:huǎn xíng
- 注音:ㄏㄨㄢˇ ㄒㄧㄥˊ
词语解释- [probation;temperarily suspend the execution of a sentence] 法律名词,即受刑之宣告后,依据特定情形,在一定时期内暂缓执行
- 1.放宽刑罚。《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 贾公彦 疏:“三曰缓刑者,谓凶年犯刑缓纵之。”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孝宣皇帝 初即位,守廷尉吏 路温舒 上书言尚德缓刑。” 明 方孝孺 《凝命神宝颂》:“上帝之心,恶杀好生。皇宣慈惠,任德缓刑。”
- 2.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对犯人所判处的刑罚延期执行或不执行。缓刑期间,如果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即不再执行;如果再犯新罪,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执行。
[probation] 在承诺表现良好并同意接受监督和遵守具体规定的要求的情况下,对犯人的判决有条件地暂停执行。与假释的区别在于,缓刑并不要求犯人服刑。对犯有重罪和有前科的犯人不考虑缓刑。在几个国家的研究证明,有70%~80%的缓刑犯圆满地完成了他们的缓刑;另外的有限证据说明累犯可能低于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