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2.1 基本字义
 - 2.2 汉英互译
 - 2.3 相关词语
 - 2.4 方言集汇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聊 
 -  部首:耳,部外笔画:5,总笔画:11
 -  拼音:liáo    注音:ㄌㄧㄠˊ   
 -  五笔86、98:BQTB  仓颉:SJHHL  郑码:cemy
 -  笔顺编号:12211135352  四角号码:1742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04A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liáo   ㄌㄧㄠˊ-  姑且,勉强,凑凑和和:~且(姑且)。~以自娱。~复尔尔(姑且如此)。~备一格。
 -  依赖,寄托:无~。百无~赖。
 -  略微:~表寸心。
 -  闲谈:~天。闲~。
 -  耳鸣:~啾。
 -  姓。
 
  汉英互译a little   merely 相关词语谈  方言集汇 -  粤语:li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au2 [梅县腔] liau2 [海陆丰腔] liau2 [客英字典] liau2 [东莞腔] liau2 [宝安腔] liau2 [客语拼音字汇] liau2
 
   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耳,卯( mǎo)声。本义:耳鸣)
 -   同本义 [ring in the ears]
-  聊,耳鸣也。——《说文》
 -  横舟航而济湘兮,耳聊啾而戃慌。—— 刘向《九叹》
 
  -   又如:聊啾(耳鸣)
 -   依赖,凭藉 [depend on]
-  百姓不聊生。——《战国策·秦策》
 -  衣与缪与不女聊。——《荀子·子道》
 -  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战国策·秦策》
 -  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不复聊赖——《聊斋志异·促织》
 
  -   又如:聊生;聊赖
 -   [口]∶闲谈 [chat]。如:晚饭后咱们聊聊
 
 
  词性变化〈副〉-   略微,略 [slightly]
-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   又如:聊陈愚见;聊胜一筹(略微高出一点);聊胜于无(比没有稍好一些);聊聊(稀少)
 -   姑且,暂且 [for the moment]
-  聊与之谋。——《诗·邶风·泉水》
 -  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  聊相为言之。——唐· 韩愈《朱文公较昌黎先生集》
 -  聊举数人以训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   又如:聊当(权当;犹如);聊复(暂且);聊报涓埃(姑且略微报答)
  〈形〉-   惊恐,恐惧的样子 [fearfully]
-  聊兮栗兮。——枚乘《七发》
 
  -   又如:聊栗(恐惧的样子)
 -   精,深 [deeply]。如:聊虑(精心考虑,深思)
 
 
  常用词组·聊赖 ·聊且 ·聊生 ·聊天 ·聊叙 ·聊斋志异   《康熙字典》 -  《未集中》《耳字部》 ·聊 ·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 《唐韻》洛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膫。《說文》耳鳴也。 又《韻會》語助。《詩·唐風》椒聊之實。《傳》椒聊,椒也。《疏》聊,語助也。 又《博雅》聊,苟且也。《詩·衞風》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傳》聊,願也。《箋》聊,且略之辭。《晉書·阮籍傳》聊復爾耳。 又賴也。《前漢·張耳陳餘傳》使天下父子不相聊。《揚子·方言》此其計畫,無所聊賴。 又《左思·吳都賦》相與聊浪乎昧莫之坰。《註》聊浪,放曠貌。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年》聊攝以東。《註》聊攝,齊西界也,平原聊城縣東北有攝城。《史記·韓王信盧綰傳》破豨將張春於聊城。 又姓。《風俗通》聊倉。爲漢侍中。 又《集韻》力求切,音騮。木名。引爾雅朻者聊。◎按爾雅釋木音義,聊音寮,無騮音,未審集韻何據。 又《楚辭·九歎》耳聊啾而戃慌。《註》聊啾,耳鳴。聊音留。 又阿蘭聊,西域國名。《後漢·西域傳》奄蔡國改名阿蘭聊國。 又與騮同。《前漢·地理志》華聊,綠耳之乗。 又《集韻》力弔切,音嫽。木名。 《說文》本作𦕼。《類篇》或作𦗖,亦作𦕵。
 
   《说文解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somewhat, slightly, at le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