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荭 
 -  简体部首:艹,部外笔画:6,总笔画:9
 -  繁体部首:艸,部外笔画:6,总笔画:12
 -  繁体字:葒 
 -  拼音:hóng    注音:ㄏㄨㄥˊ   
 -  五笔86、98:AXAF  仓颉:TVMM  郑码:ezbi
 -  笔顺编号:122551121  四角号码:441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36D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葒)hóng  ㄏㄨㄥˊ-  〔~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达三米,叶大,长卵形而尖,茎叶都带红色,生密毛,夏季开粉红色花,可供观赏。果黑色,可入药。亦称“红草”、“水荭”、“茏古”。
 -  (葒)
 
   方言集汇   详细解释 葒 hóng〈名〉即荭草。红蓼的别称 [prince's-feather]。一种蓼属植物( Polyonum orientale )。茎高达三米,全株有毛,叶阔卵形,花白色或淡红。供观赏,果实可入药。也叫水荭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葒
 - 《唐韻》戸公切《集韻》《正韻》胡公切,音紅。《爾雅·釋草》葒,蘢古。《本草》葒草,水葒也,與葓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her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