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康熙字典》
 - 4 《说文解字》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蕁 
 -  简体部首:艹,部外笔画:12,总笔画:15
 -  繁体部首:艸,部外笔画:12,总笔画:18
 -  简体字:荨 
 -  拼音:qián    注音:ㄑㄧㄢˊ   
 -  五笔86、98:AVAF  仓颉:TSMI  郑码:exjd
 -  笔顺编号:122511121251124  四角号码:4434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541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qián   ㄑㄧㄢˊ  方言集汇 -  粤语:c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m2 tam3 [客英字典] tam2 [台湾四县腔] tam2 tam3 [梅县腔] tam2 [宝安腔] tam2 / cim2 [客语拼音字汇] qim2 tam1
 -  潮州话:徐音5 胎庵5 ,cim5 tam5(chhîm thâm) [澄海]cing5 tang5(chhîng thâng)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蕁 ·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 《唐韻》徒含切,音譚。《說文》䒞藩。《爾雅·釋草》蕁,䒞藩。《註》蕁生山上,葉如韭,一曰蝭母。 又𧂇,海薻。《註》一名海蘿,如飛髮,生海中。 又《淮南子·天文訓》火上蕁,水下流。
 
   《说文解字》     | -  《卷一》《艸部》 ·蕁
 - 䒞藩也。从艸尋聲。𧂇,蕁或从爻。徒含切
 
  |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䒞蕃也。今本篆文無彡。誤。䒞當是本作冘。俗加艸。本艸作沈直林切燔。說爾雅者謂卽今之知母。从艸。𢒫聲。𢒫各本作尋。誤。徒南切。古音在七部。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net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