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薪 
 -  简体部首:艹,部外笔画:13,总笔画:16
 -  繁体部首:艸,部外笔画:13,总笔画:19
 -  拼音:xīn    注音:ㄒㄧㄣ   
 -  五笔86、98:AUSR  仓颉:TYDL  郑码:esfp
 -  笔顺编号:1224143112343312  四角号码:4492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5AA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xīn   ㄒㄧㄣˉ-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汉英互译firewood   salary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n1 [宝安腔] sin1 [沙头角腔] sin1 [梅县腔] sim1 sin1 [台湾四县腔] sin1 [客英字典] sin1 [东莞腔] sin1 [客语拼音字汇] xin1 [陆丰腔] sin1
 
   详细解释 〈名〉-   同本义 [grass;hay]
-  薪,荛也。——《说文》
 -  收秩薪柴。——《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
 -  薪蒸材木。——《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
 -  以薪以蒸。——《诗·小雅·无羊》
 -  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管子·轻重甲》
 -  某有负薪之忧。——《礼记·曲礼》
 -  毁伤其薪木。——《孟子》
 -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   又如:薪火(柴火);薪桂(薪贵于桂。形容柴火昂贵);薪柴(柴火);薪樵(柴火)
 -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firewood;faggot;fuel]
-  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 白居易《卖炭翁》
 -  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唐纪》
 -  抱薪救火。——宋· 苏洵《六国论》
 
  -   又如:薪采(采樵,砍柴);薪桂(薪贵于桂。比喻物价昂贵);薪蒸(木材);薪火相传(木柴虽有烧尽的时候,但火却可以传衍不息。比喻为师徒以道术递相传授不绝,或种族血统及文化精神之绵衍无尽)
 -   薪水、薪金的省称 [salary]。又如:加薪;薪工(薪金,工资);薪津(薪金);薪给
 
 
  词性变化〈动〉-   取以为薪;打柴 [collect firewood]
-  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南朝梁· 肖统《陶渊明传》
 
  -   又如:薪采(打柴);薪苏(樵采)
 
 
  常用词组·薪传 ·薪俸 ·薪火 ·薪金 ·薪尽火传 ·薪水 ·薪饷 ·薪资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薪 ·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 《唐韻》息鄰切《韻會》斯人切,音新。《說文》蕘也。又柴也。《詩·齊風》析薪如之何。《禮·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周禮·地官·甸師註》大木曰薪。 又草亦曰薪。《孟子》毀傷其薪木。《趙岐註》恐其傷我薪草樹木也。 又采薪亦曰薪。《前漢·𠛬法志》罪人獄已決完,爲城旦舂,滿三歲爲鬼薪、白粲。*考證:〔《禮·月令》乃代薪爲炭。〕 謹照原文代薪改伐薪。 
 
   《说文解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fuel, firewood; sal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