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蚣 
 -  部首:虫,部外笔画:4,总笔画:10
 -  拼音:gōng  zhōng    注音:ㄍㄨㄥ  ㄓㄨㄥ   
 -  五笔86、98:JWCY  仓颉:LICI  郑码:iozs
 -  笔顺编号:2512143454  四角号码:581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6A3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gōng   ㄍㄨㄥˉ-  〔蜈~〕见蜈。
 
  其它字义zhōng   ㄓㄨㄥˉ-  〔~蝑〕即“螽斯”。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东莞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梅县腔] gung1 [宝安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详细解释 ——见“蜈蚣” wúgōng  《康熙字典》 -  《申集中》《虫字部》 ·蚣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 《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音公。《玉篇》蜈蚣也。《本草別錄》蜈蚣,生大吳川谷及江南,頭足赤者良。宗奭曰: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黃。有被螫者,以烏雞屎或大蒜塗之,卽愈。時珍曰:蜈蚣西南處處有之,春出冬蟄,節節有足,雙鬚岐尾,性畏蜘蛛,以溺射之,卽斷爛。 又草名。地蜈蚣,生塍野中,形穗甚長,根葉入藥,治一切癰腫。 又《集韻》思融切,音嵩。蚣蝑。詳蜙字註。 又思恭切,音淞。義同。 又《韻會》諸容切,音鐘。亦蟲名。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centipe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