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贝克特 |
释义 | [Becket, St. Thomas] 1、又作Thomas a Becket。(1118?英格兰 伦敦 奇普塞德~1170.12.29,肯特 坎特伯雷;1173年封圣,瞻礼日12月29日) 坎特伯雷大主教(1162~1170)。诺曼商人之子。在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手下任枢密大臣(1155~1162),深受其信任。他是位出色的行政、外交及军事战略专家,曾协助国王扩大王权。亨利二世为反对鼓吹教会自治的格列高利改革运动,于1162年指派贝克特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希望借此加强对教会的控制。但贝克特却全心全意地投入这项新职务,反对国王在教会中的权力,特别是宣布教士有罪应由教会法庭审判。亨利二世发布《克拉伦登宪法》(1164),提出一系列国王对教会的权力,并传唤贝克特接受审讯。贝克特逃往法国,流亡至1170年,当他回到坎特伯雷后在教堂内被亨利二世的4名骑士杀害。他的墓地后来成为人们朝拜的圣地。1173年被追谥为圣徒。 2、Beckett, Samuel (Barclay)(1906.4.13?爱尔兰 都柏林郡 福克斯罗克~1989.12.22,法国 巴黎) 爱尔兰剧作家。在爱尔兰学习和在各地游历后,于1937年定居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做农工糊口并参加地下抵抗组织。战后年代,他用法文写了叙事性三部曲《马洛伊》(1951)、《马洛纳之死》(1951)和《无名的人》(1953)。他的剧本《等待戈多》(1952)在巴黎一举成名,由他译成英语后立即获得国际声誉。这部以情节和动作极度简单为特点的剧本,成为荒诞派戏剧的典型代表。后来的剧本包括《结局》(1957)、《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1958)和《快乐的日子》(1961)等抽象作品,以喜剧的精神探讨人类存在的神秘和绝望。1969年获诺贝尔奖。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