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趄
- 部首:走,部外笔画:5,总笔画:12
- 拼音:qiè jū 注音:ㄑㄧㄝˋ ㄐㄩ
- 五笔86、98:FHEG 仓颉:GOBM 郑码:bolc
- 笔顺编号:121213425111 四角号码:4780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D84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qiè ㄑㄧㄝˋ- 〔趔~〕见趔。
- 倾斜:~坡。~着身子。
其它字义jū ㄐㄩˉ- 〔趑~〕见趑。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u1 [梅县腔] zii1 [海陆丰腔] zu1
详细解释 〈动〉- 趄,行不进的样子 [hesitate]。如:趄避(巧妙地避开);趄趄(欲行又退的样子);趄趄趔趔(脚步歪斜踉跄的样子)
- 阻隔 [separate]
- 经匣…上用趄尘盝顶,陷顶开带,四角打卯。——《营造法式》
- 另见 qiè;qie
基本词义〈动〉- 倾斜 [inclined;slanting]
- 宋江已有八分酒,脚步趄了,只顾踏去。——《水浒全传》
- 又如:趄趄(侧身而行,恭敬趋奉貌);趄趄趔趔(步履歪斜的样子)
- 〈方〉∶翘起 [stick up]
- 趄,翘起也。昆明俗语指把屁股趄着。—— 徐嘉瑞《金元戏曲方言考》
- 斜靠,身斜 [recline]
- 席上正喧哗,不道玉人低趄。——元· 王实甫《西厢记》
- 又如:趄着身子
- 另见 jū;qie
基本词义- ——见“趔趄”( lièqie)
- 另见 jū;qiè
《康熙字典》 - 《酉集中》《走字部》 ·趄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 《廣韻》七余切《集韻》《韻會》千余切,音疽。《說文》趑趄也。 又《集韻》或作且、跙。《易·夬卦》其行次且。《釋文》本亦作趑趄。或作𨀥跙。王肅云:趑趄,行止之礙也。
《说文解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weak, l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