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迻 
 -  简体部首:辶,部外笔画:6,总笔画:9
 -  繁体部首:辵,部外笔画:6,总笔画:10
 -  拼音:yí    注音:ㄧˊ   
 -  五笔86、98:QQPI  仓颉:YNIN  郑码:rsrw
 -  笔顺编号:354354454  四角号码:373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FFB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yí   ㄧˊ-  同移:“屡惩艾而不~。”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台湾四县腔] ji2 [梅县腔] j2 [客英字典] ji2
 -  潮州话:衣5(移)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迻录 ·迻译   《康熙字典》 -  《酉集下》《辵字部》 ·迻 ·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 〔古文〕拪《唐韻》《韻會》弋支切《集韻》余支切,同移。《說文》遷徙也。《楚辭·九歎》屢懲艾而不迻。又《惜誓》或推迻而苟容兮。《註》迻,一作移。 《集韻》或作扡、𢼏。*考證:〔《楚辭·九章》屢懲艾而不迻。〕 謹照原書九章改九歎。 
 
   《说文解字》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遷徙也。今人假禾相倚移之移爲遷迻字。从辵。多聲。弋支切。古音在十七部。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to shift; to transfer; to trans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