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康熙字典》
- 4 《说文解字》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鋝
- 简体部首:釒,部外笔画:7,总笔画:15
- 繁体部首:金
- 简体字:锊
- 拼音:l<è 注音:ㄌㄩㄝˋ
- 五笔86、98:QEFY 仓颉:CBDI 郑码:ppds
- 笔顺编号:341124313443124 四角号码:82149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92DD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lüè ㄌㄩㄝˋ- 见锊。
方言集汇 - 粤语:ly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ot7 [客英字典] lot7 [梅县腔] lot7 [台湾四县腔] lot7
《康熙字典》 - 《戌集上》《金字部》 ·鋝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7
- 〔古文〕𨫏《唐韻》《正韻》力輟切《集韻》《韻會》龍輟切,音劣。《說文》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或曰二十兩爲鋝。《小爾雅》倍舉曰鋝,鋝謂之鍰。宋咸曰:舉三兩,鋝六兩。《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戟皆重三鋝,劒重九鋝,次七鋝,下次五鋝。《註》今東萊或以大半兩爲鈞,十鈞爲環。環重六兩有大半兩,鍰與鋝同。則三鋝爲一斤四兩。《六書故》說文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爲鋝,則三鋝不得爲一斤四兩也。且戈戟纔重三十一銖,爲已輕矣。至以二十兩爲鋝,則劒重九鋝者,十有一斤四兩,爲已重矣。亦不然也。鍰鋝皆六兩,其實一字。互詳鍰字註。 又《集韻》所劣切,音㕞。義同。或作率。
《说文解字》 | - 《卷十四》《金部》 ·
- 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也。从金寽聲。《周禮》曰:“重三鋝。”北方以二十兩爲鋝。力錣切〖注〗𨫏,古文。鋢,鋝字之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6 oz; ancient measur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