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康熙字典》
 - 4 《说文解字》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頗 
 -  部首:頁,部外笔画:5,总笔画:14
 -  简体字:颇 
 -  拼音:pō    注音:ㄆㄛ   
 -  五笔86:HCDM  五笔98:BDMY  仓颉:DEMBC  郑码:xigo
 -  笔顺编号:53254132511134  四角号码:4128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9817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pō   ㄆㄛˉ-  见颇。
 
   方言集汇 -  粤语:po1 p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o3 bo1 [宝安腔] po3 / bo1 [沙头角腔] po3 [陆丰腔] po5 [梅县腔] po3 po5 [客语拼音字汇] po3 [客英字典] po3 [台湾四县腔] po3 bo1 [东莞腔] po1
 
   《康熙字典》 -  《戌集下》《頁字部》 ·頗 ·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音坡。《玉篇》不平也,偏也。《書·洪範》無偏無陂。《釋文》舊本作頗,音普多反。《又》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傳》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又《多方》爾乃惟逸惟頗,大遠王命。《韻補》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又,攺頗爲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滅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普火切,音叵。《博雅》少也。又差多曰頗多,良久曰頗久,多有曰頗有。《史記·叔孫通傳》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 又《廣韻》《集韻》普過切,音破。《集韻》偏也。一曰疑辭。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薳頗,楚人名,見左傳。*考證:〔《韻補》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叉〕 謹按文義叉改又。〔《釋名》少也。〕 謹按語出博雅,今將釋名改爲博雅。 
 
   《说文解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lean one side; very, ra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