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充耳不闻(充耳不聞)
- 1.1 词语解释
 - 1.2 成语解释
 - 1.3 引用及链接
 
  
  |  
  充耳不闻(充耳不聞)- 拼音:chōng ěr bù wén  
 
 - 注音:ㄔㄨㄙ ㄦˇ ㄅㄨˋ ㄨㄣˊ  
 
 
  词语解释- [turn a deaf ear to]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拒不听取别人意见
 
 
 - 1.塞住耳朵故意不听。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四:“当局却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叶圣陶 《隔膜》:“听他的答语,便觉得淡漠无味,终至于充耳不闻。”
 
 - 2.形容专心一致,什么声音也听不见。 郑振铎 《桂公塘》八:“杂碎的笑语充耳不闻,笑语也掷不到他的一个角隅来。”
 
 
  成语解释充耳不闻
 - 【解释】: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 【示例】:这里袁伯珍只装作~,一面出了告示,按户收起捐来。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
 
 -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表示对别人的意见不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