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八王之乱(八王之亂)- 拼音:bā wáng zhī luàn  
 
 - 注音:ㄅㄚ ㄨㄤˊ ㄓㄧ ㄌㄨㄢˋ  
 
 
  词语解释- 西晋 初 司马氏 大封宗室,并使之掌握重兵实权。 晋武帝 死, 惠帝 立, 惠帝 妻 贾后 与外戚 杨骏 争权,杀 骏 ,用 汝南王  司马亮 辅政。 司马亮 专权, 贾后 复使 楚王  司马玮 杀 亮 ,旋又杀 玮 ,其后 赵王  司马伦 、 齐王  司马冏 起兵杀 贾后 。 伦 僭位,以 惠帝 为太上皇。 成都王  司马颖 起兵杀 伦 , 长沙王  司马乂 杀 冏 , 河间王  司马颙 又杀 乂 , 东海王  司马越 起兵复杀 颙 。诸王相互攻杀,至 惠帝 死, 怀帝 立,内讧长达十六年,史称“八王之乱”。战乱使各族人民遭受极大灾难,严重破坏了生产;内迁北方的各少数民族贵族则乘机夺取政权, 晋 王朝被迫南渡,遂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参阅《晋书·八王传论》及 清  赵翼 《二十二史札记·八王之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