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十七帖
释义
十七帖
拼音:shí qī tiē
注音:ㄕㄧˊ ㄑㄧ ㄊㄧㄝ
词语解释
草书法帖名。 晋 王羲之 所书信札。因第一札开头有“十七日”三字,故名。 唐 太宗 时,命爱好书法的京官隶属弘文舘,以禁中法书为学习的范本,中有“十七帖”,故又称“舘本十七帖”。此后辗转相刻,版本不下十馀种。今存有翻摹的 宋 拓本。 唐 张彦远 《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 贞观 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烜赫著名帖也。”参阅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十七帖疏证》。
随便看
狠虐
狠赳赳
狠辣
狠透铁
狠酒
狠酷
狠闇
狠骄
狠鸷
狡
狡乱
狡伏
狡伪
狡佞
狡僮
狡兔三穴
狡兔三窟
狡兔尽则良犬烹
狡兔得而猎犬烹
狡兔死,良犬烹
狡兔死,良狗烹
狡兽
狡刻
狡勇
狡口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ap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9: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