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十二时虫
释义
十二时虫(十二時蟲)
拼音:shí èr shí chóng
注音:ㄕㄧˊ ㄦˋ ㄕㄧˊ ㄔㄨㄙˊ
词语解释
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 唐 房千里 《投荒杂录》:“南海有毒虫者,若大蜥蜴,眸子尤精朗,土人呼为十二时虫。一日一夜,随十二时变其色。乍赤乍黄,亦呼为篱头虫。传云:伤人立死。既潜噬人,急走於藩篱之上,望其死者亲族之哭。”
随便看
打穷碑
打竹簇
打笃磨
打笔套
打筋斗
打算
打算盘
打箭炉
打簇
打簧表
打粗
打粟干
打粮
打紧
打细
打结
打网
打罗
打羣架
打群架
打翻
打翻身仗
打耗
打耙
打耳光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ap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13 1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