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吠陀
释义

吠陀

拼音:fèi tuó
注音:ㄈㄟˋ ㄊㄨㄛˊ

词语解释

  • [梵Veda]意为“知识”。古 印度 婆罗门教的早期文献,包括《黎俱》、《夜柔》、《娑摩》和《阿闼婆》四部本集及《森林书》、《奥义书》、《法经》等。“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 印度 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数、禁咒、医方。”



[Veda]
古梵文创作的颂神诗歌和韵文。吠陀的写作年代不详,估计为公元前1500~前1200年间。吠陀颂神诗歌为崇拜礼仪的主体,其中一部分适用于苏摩崇拜和祭祀。这些诗歌赞颂传统受崇拜的诸神,这些神大多代表自然现象。吠陀文献的总体包括《奥义书》,被奉为天启。在写成文字之前它们是靠口传保存下来的。直到今天,人们在诵读本集时还保留着来自印度吠陀教早期沿袭下来的特殊音调和节奏。参阅《黎俱吠陀》(Rigveda)和吠檀多派(Vedanta)。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ap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