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吠陀教 |
释义 | [Vedic religion] 又作Vedism。 印度古代宗教,与吠陀的写作年代同期,也是印度教的前身。公元前1500年左右从现伊朗地区进入印度,成为印欧语系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吠陀教是多神教,地位最高的神是因陀罗。吠陀教崇拜许多与天空和自然现象有关的男性神祇。吠陀教祭礼以宰牲献祭为中心内容,同时还要饮用苏摩以达到类似入定的状态。开始时比较简单,后来变得越来越复杂繁冗,只有受过训练的婆罗门才能做到准确无误。由吠陀教教义产生了灵魂与梵的哲学观念。公元前8~前5世纪,灵魂再生(轮回)的观念、因果报应(业)的观念以及通过冥思苦想而不是通过祭祀来摆脱轮回再生的观念广为流传,这一事实标示着吠陀教时代的结束和印度教的兴起。印度教的成年礼(入法礼)就直接来自吠陀教传统。 |
随便看 |
汉语词典收录了463404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词语的中英文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