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目录- 1 一分为二(一分爲二)
- 1.1 词语解释
- 1.2 成语解释
- 1.3 引用及链接
|
一分为二(一分爲二)- 拼音:yī fēn wéi èr
- 注音:ㄧ ㄈㄣ ㄨㄟˊ ㄦˋ
词语解释- [A whole divides into two;Everything tends to divide into two;dichotomy] 哲学名词,说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对立面
- 问先生以为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又细分将去,程子说性中只有仁义礼智四者而已。——宋·朱熹《朱子语类》
- 1.我国古代哲学术语。指由太极生成阴阳对立面。后亦指事物的发展过程。 隋 杨上善 在解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首先用此语。他说,“从道生一,谓之朴也。一分为二,谓天地也。从二生三,谓阴阳和气也。从三以生万物,分为九野四时日月乃至万物。”见《黄帝内经太素·设方·知针石》注。 宋 邵雍 、 朱熹 等在解释《易经》的“太极生两仪”时亦用此语。 朱熹 说:“此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於无穷,皆是一生两尔。”见《朱子语类》卷六七。
-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术语。谓所有统一物都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部分,都是对立的统一,也就是都包含内在矛盾。 毛泽东 《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巴金 《随想录·“结婚”》:“对什么事情都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对这件事也并不例外。”
成语解释一分为二
- 【解释】: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客观看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