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喋 
 -  部首:口,部外笔画:9,总笔画:12
 -  拼音:dié  zhá    注音:ㄉㄧㄝˊ  ㄓㄚˊ   
 -  五笔86、98:KANS  仓颉:RPTD  郑码:jezf
 -  笔顺编号:251122151234  四角号码:6409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558B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dié   ㄉㄧㄝˊ-  〔~~〕啰唆,语言烦琐,如“~~不休。”
 -  〔~血〕血流满地,形容杀人多,如“~~沙场”。
 
  其它字义zhá   ㄓㄚˊ-  〔~呷〕形容成群的鱼、水鸟吃东西的声音。
 
   方言集汇 -  粤语:dip6
 -  客家话:[梅县腔] tiap8 [客语拼音字汇] de4 tiab6 [客英字典] tiap8 [宝安腔] tiap8 [海陆丰腔] tiap8 [台湾四县腔] tiap8
 
   详细解释 啑 dié〈动〉-   (形声。从口,葉( yè)声。本义:喋喋:形容说话多)
 -   同本义。常叠用 [talk endlessly]
-  喋,便语也。——《玉篇》
 -  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口哉?——《汉书·张释之传》
 
  -   又如:喋聒(多言扰耳;噜嗦)
 -   通“蹀”。踏,蹈 [stramp on]
-  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喋血乘胜日有闻矣。——《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  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汉书·文帝纪》。颜师古注:本字当作蹀。蹀,谓履涉之耳。
 
  -   又如:喋盟(歃血盟誓)
 
 
  常用词组·喋喋 ·喋喋不休 ·喋血  基本词义〈动〉-   口开合,吮吸 [suck]。如:唼喋;喋呷(水鸟或鱼类聚食的样子);喋噏(聚食的样子)
 -   另见 dié
 
 
   《康熙字典》 -  《丑集上》《口字部》 ·喋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9
 - 《廣韻》徒叶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玉篇》便語也。《集韻》多言也。《史記·匈奴傳》嗟土室之人,顧無多辭,令喋喋而佔佔。《註》喋喋,利口也。服虔曰:口舌爲喋。通作諜。《前漢·張釋之傳》喋喋,利口。○按《史記》作諜諜。 又《集韻》血流貌。《前漢·文帝紀》喋血。《註》師古曰:喋,大頰反,本字當作蹀。蹀謂履涉之耳。○按《史記·文帝紀》作啑血。 又《廣韻》《正韻》丁協切《集韻》的協切,音𠲷。《廣韻》血流貌。《集韻》或作涉。 又《集韻》《韻會》《正韻》直甲切,音霅。《玉篇》𪀌唼食。《廣韻》啑喋,鳧雁食也。 又《集韻》去涉切,音𤷾。江南謂吃爲喋。《篇海》譌作𠴬。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nag; chatter, babble,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