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2.1 基本字义
 - 2.2 其它字义
 - 2.3 汉英互译
 - 2.4 方言集汇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嘿 
 -  部首:口,部外笔画:12,总笔画:15
 -  拼音:hēi  mò    注音:ㄏㄟ  ㄇㄛˋ   
 -  五笔86、98:KLFO  仓颉:RWGF  郑码:jlbu
 -  笔顺编号:251254312114444  四角号码:6603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563F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hēi   ㄏㄟˉ-  〔~~〕象声词,形容笑声。
 -  叹词(a.表示惊异或赞叹,如“~,真不错!”b.表示招呼或提醒,如“~,注意点儿!”)。
 
  其它字义mò   ㄇㄛˋ-  同默。
 
  汉英互译hey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et8 het7 [梅县腔] met8 [宝安腔] met8 [客英字典] met8 met7 [海陆丰腔] met8 het7
 
   详细解释 〈叹〉-   (形声。从口,黑声。本义:叹词,表示招呼、赞叹或惊异) 同本义 [hey;Hhy]
 -   表示招呼或提起注意。如:嘿,老钟,到这儿来!
 -   表示惊讶。如:嘿,这种事少见!
 -   表示得意或赞叹。如:嘿,咱工农终于当家作主了!
 -   用于歌曲中,常叠用,无明确的意义
 
 
  词性变化〈动〉-   咳嗽 [cough]
-  嘿,咳也。——《集韵》
 
  -   另见 mò
 
 
  常用词组·嘿嘿  基本词义〈形〉-   古同“默”。不作声 [silent]。如:嘿然不言
-  嘿然大喜。——三国· 邯郸淳《笑林》
 
  -   另见 hēi
 
 
   《康熙字典》 -  《丑集上》《口字部》 ·嘿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 《廣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墨。《玉篇》與默同。詳黑部默字註。《戰國策》政獨安可嘿然而止乎。《史記·荆軻傳》荆軻嘿而逃去。 又《集韻》莫六切,音目。楚人謂欺曰嘿𣐉。◎按嚜杘,獪也,集韻嚜譌作嘿,杘譌作𣐉,五音集韻嚜又譌作哩,非。互詳後嚜字註。 又《集韻》迄得切,音黑。與㱄同。欬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be silent, be qui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