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斜
- 部首:斗,部外笔画:7,总笔画:11
- 拼音:xié 注音:ㄒㄧㄝˊ
- 五笔86:WTUF 五笔98:WGSF 仓颉:ODYJ 郑码:odte
- 笔顺编号:34112344412 四角号码:849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659C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xié ㄒㄧㄝˊ- 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坡。~面。~度。~线。~视。
汉英互译inclined oblique slanting tilted 方言集汇 - 粤语:ce3 ce4 je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2 cia2 [陆丰腔] cia3 [梅县腔] sia2 cia5 [宝安腔] sia2 cia2 [客语拼音字汇] jia2 qia2 xia2 [海陆丰腔] sia2 cia2 cia5 zia2 [台湾四县腔] sia2 cia2 cia5 zia2 [东莞腔] cia5 [沙头角腔] sia2
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 舀出 [ladle out]
- 斜,抒也。——《说文》
- 又如:斜酒(舀酒)
- 侧着移动,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 [edge]
- 门子才斜签着坐下。——《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 飞腾暮景斜。——《杜位宅守岁》
- 又如:斜签(侧着身子);斜躺(斜着下垂)
词性变化〈形〉- 不正,歪斜 [oblique;slanting;inclined;tilted]
- 明月斜挂。——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 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 烟斜雾横。——唐· 杜牧《阿房宫赋》
- 又如:斜月三星(心字的隐喻);斜射路(抄近路在田中踩踏出来的斜道);斜柯(倾侧;敲侧);斜刺(斜刺里);斜径(歪斜的小路)
- 同“邪”。不正当,不正派 [evil]。如:斜局(指行止心态不正常);斜气(邪气,不正之气)
- 同“邪”。不专诚 [heretical]
- 又想:“师父万一心斜,走到西方,亦无用处。”——《西游记》
〈名〉巷 [lane]-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
常用词组·斜度 ·斜杆 ·斜高 ·斜拱 ·斜交 ·斜角 ·斜井 ·斜靠 ·斜楞 ·斜路 ·斜率 ·斜面 ·斜乜 ·斜睨 ·斜坡 ·斜射 ·斜视 ·斜塔 ·斜躺 ·斜纹 ·斜线 ·斜眼,斜眼儿 ·斜阳 ·斜倚 ·斜轴 ·斜照 《康熙字典》 - 《卯集下》《斗字部》 ·斜 ·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 《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音邪。《說文》抒也。《玉篇》散也,不正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 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註》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 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 又直加切,音秅。義同。
《说文解字》 | - 《卷十四》《斗部》 ·斜
- 杼也。从斗余聲,讀若荼。似嗟切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slanting, sloping, inclined |